麻豆av

学校官网 | 设为麻豆av|加入收藏

研究生导师

当前位置: 麻豆av -> 师资力量 -> 按类型 -> 正文

沈铭辉

发布日期:2024-01-16   点击量:

IMG_256

姓名:沈铭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历:经济学博士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新兴经济体、区域一体化、国际贸易政策、FTA等。

掌握外语:英语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教育背景:

2004-2007年,武汉大学经济管理麻豆av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1-2004年,武汉大学商麻豆av ,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7-2001年,武汉大学经济麻豆av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学术论文:

1. 《机制供给与“一带一路”发展合作》,《外交评论》,202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

2. 《大变局下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特征、影响与机遇》,《当代世界》,2021年第1期。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治理对策》,《人民论坛》,2020年11月(中)。

4.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发展合作治理体系的变革》,《新视野》,2020年第6期。

5.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与东亚区域合作》,《当代世界》,2020年第8期。

6. 《疫情危机下东亚生产网络协调机制与合作策略》,《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

7.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进展、影响及展望》,《东北亚论坛》,2020年第2期。

8. 《百年变局下的亚太区域秩序构建与中国角色》,《当代世界》,2019年第11期。

9. 《中美经贸摩擦与中国-东盟区域价值链的体系构建》,《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10. 《“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与包容性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基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视角》,《新视野》,2019年第3期。

11. 《“一带一路”、贸易成本与新型国际发展合作——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视角》,《外交评论》,201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 《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东北亚论坛》,201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9年第5期全文转载)

13. 《“一带一路”融资机制建设初探——以债券融资为例》,《亚太经济》,201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4. 《美印视角下的“印太战略”:政策限度及中国的应对》,《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15. 《RCEP谈判中的区域合作博弈与东北亚国家的新角色》,《东北亚学刊》,2018年第5期。

1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自韩国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社会科麻豆av 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5期。

17. 《浅析日本—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及其影响》,《当代世界》,2018年第9期。

18.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in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n Era of Global Uncertainty, edited by Shiro Armstrong and Tom Westland, Canberra: ANU Press, 2018.

19. 《国际投资协定中可持续发展条款对双边投资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18年第3期。

20. 《包容性区域一体化协定的模式探究——基于亚太地区FTA原产地规则比较》,《国际经贸探索》,2018年第2期。

2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诸国贸易潜力分析》,《南亚研究》,2017年第4期。

22. 《如何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视角》,《和平与发展》,2017年第5期。

23. 《中国の対外開放と北東アシ?ア地域の経済?貿易協力》,《Erina Report (Plus)》, No.138, 2017。

24.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以经贸合作为视角》,《国际经济合作》,2017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1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的影响》,《中国社会科麻豆av 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第5期。

26. 《中韩贸易25年:转折点或新起点?》,《东北亚论坛》,2017年第5期。

27. 《亚太自贸区:贸易新议题的新探索》,《国际经济合作》,2017第7期。

28. 《反全球化的潜在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新视野》,2017年第4期。

29. 《韩国对外贸易战略与FTA政策的演变》,《亚太经济》,2017年第2期。

30.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以中国—印尼合作为例》,《国际经济合作》,2017第3期。

31. 《区域贸易协定中透明度机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9期。

32. 《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与合作研究——以G20国家为例》,《国际经济合作》,2016第6期。

33.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上的产能合作平台》,《新视野》,2016第3期。

34. 《G20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现状、挑战及其合作战略》,《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35. 《亚投行:利益共同体导向的全球经济治理探索》,《亚太经济》,2016年第2期。

36. 《亚太区域双轨竞争性合作:趋势、特征与战略应对》,《国际经济合作》,2016年第3期。

37.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企业社会责任——基于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国社会科麻豆av 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2期。

38. 《构建包容性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从TPP到“一带一路”》,《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2期。

39. 《贸易成本对CAFTA经济收敛的影响》,《统计研究》,2016年第2期。

40. 《服务业市场竞争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财经研究》,2015年第11期。

41. 《“竞争中立”视角下的TPP国有企业条款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7期。

42. 《中—韩FTA的经济效应——对双边贸易流的经验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麻豆av 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第3期。

43. 《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PPP合作模式:中国的角色》,《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3期。

44. 《新兴经济体经济风险评估:基于金融指标》,《亚太经济》,2015年第2期。

45. 《试析欧盟新贸易政策对孟加拉国的影响》,《南亚研究》,2015年第1期。

46. 《自由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基于美国贸易战略的洞察》,《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47. 《TPP与多边贸易规则——基于有顺序谈判的视角》,《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1期。

48. 《亚洲新兴经济体开放型经济的增长路径》,《亚太经济》,2014年第6期。

49. 《经济收益与政治博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广谱视角》,《中国社会科麻豆av 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50. 《巨型自由贸易协定:走向多边规则的垫脚石》,《新视野》,2014年第6期。

51. 《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对美国贸易再平衡战略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5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中国视角》,《国际贸易》,2014年第6期。

53. 《论中国—印度FTA的贸易基础与经济效应——基于贸易流的实证分析》,《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

54. 《美国双边投资协定与TPP投资条款的比较分析——兼论对中美BIT谈判的借鉴》,《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3期。

55. 《太平洋联盟:深度一体化的一次尝试》,《亚太经济》,2014年第2期。

56. 《美国的区域合作战略:区域还是全球?——美国推动TPP的行为逻辑》,《当代亚太》,201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5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就与评估》,《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9期。

58. 《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及其外部风险》,《亚太经济》,2013年第5期。

59. 《构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走向统一的地区架构》,《东北亚论坛》,2013第4期。

60. “FTAs in the Asia-Pacific: a Chinese Perspective”, Kokusai Mondai (International Affairs), No.622, June 2013.

61. 《东亚合作:保障经济转型的外部制度架构》,《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5期。

62. 《博鳌亚洲论坛:功能定位与前景展望》,《当代世界》,2013年第5期。

63. 《中国与亚洲新兴四国:贸易失衡与制度构造》,《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1期。

64. 《印度参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分析与评估》,《南亚研究》,2012年第4期。

65. “Emergence of ASEAN, China and India and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20, No. 4, 2012. (SSCI收录)

66. 《中韩贸易20年:回顾与展望》,《东北亚论坛》,2012年第5期。

67. 《亚太区域合作制度的演进:大国竞争的视角》,《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9期。

68. 《透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个比较分析框架》,《拉丁美洲研究》2012年第3期。

69.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与中国的角色》,《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

70.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当代亚太》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71. Towards a Region-wide FTA in East Asia--A Chinese perspective,《国际地域研究(日本)》,第34号,2011年10月。

72.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探索——基于贸易便利化的合作前景》,《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10期。

73. 《应对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兼论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亚太经济》,2011年第2期。

74. The Status of East Asian Free Trade Agreements,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282,May 2011.

75.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学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3期。

76. 《企业利用FTA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77. 《中国-东盟FTA实施效果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9期。

78. 《影响东亚合作的域外因素——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新视野》2010年第6期。

79. 《APEC机制改革与发展趋势: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例》,《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11期。

80. 《亚洲经济一体化——基于多国FTA战略角度》,《当代亚太》,2010年第4期。

81. 《东亚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以TPP为例》,《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6期。

82. 《非对称依赖与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亚太经济》,2010年第3期。

83. 《中国参与双边FTA:历程与前瞻》,《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4期。

84. 《FTA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基于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当代亚太》,2010年第1期。

85.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新领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2期。

86. 《对构建中国FTA战略的思考》,《新视野》,2009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87. “Renewed Vision for APEC--A Chinese perspective”,Kokusai Mondai (International Affairs),No.858,Oct 2009.

88.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组合效果评估》,《武汉金融》,2009年第7期。

89. 《东亚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及思考》,《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

90. “APEC: Taking stock and looking ahead”,in APEC AT 20,edited by K. Kesavapany & Hank Lim,Singapore: ISEAS publishing,2009.

91. 《中国FTA战略中的国际环境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5期。

92. 《博鳌亚洲论坛发展进程及展望》,《创新》,2009年第3期。

93. 《APEC投资便利化进程——基于投资便利化行动计划》,《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4期。

94. 《中韩金融合作新思维》,《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3期。

95. 《APEC贸易便利化进展及变化》,《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2期。

96. 《对中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再认识》,《新视野》,2008年第5期。

上一条:王俊生

下一条:李向阳

版权所有©麻豆av-麻豆视频入口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